端午节临近,香喷喷的粽子上市。粽子好吃但不要贪嘴,那么,吃粽子要注意什么?哪些人不能吃粽子?下面小编来详细介绍给大家,仅供大家参考。
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1、忌未熟先吃
包粽时,我们不要将粽包得太大,否则便难以将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对健康有损。
2、忌保存太久
已包好的粽比较好尽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多只保存3-4日,吃时亦要再次加热。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洁卫生,比较好放于阴凉透风的地方。
3、忌大量进食
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却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肠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较差,所以吃粽时必需有克制,并且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
4、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
5、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比较好取出来后,加热变软后再吃
6、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轻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7、睡前两小时比较好别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比较好别吃粽子。
哪些人不宜食用
1、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胃肠道病患者
糯米性温滞气,含植物纤维既多又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负担。患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搅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症状。
4、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交叉,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泻等症状。
粽子怎么吃
原料:排骨、粽子、葱、姜、油、老抽、生抽、八角、香葱叶
做法:
1、排骨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泡出血水;
2、煎锅里热3汤匙油,放入剥好的粽子;
3、小火煎至通体金黄,盛出备用;
4、泡好的排骨洗净,入开水中焯几分钟,捞出备用;
5、炒锅里热剩余的2汤匙油,葱姜爆香;
6、放入排骨翻炒一下后倒入生抽和老抽;
7、加水没过排骨,放入八角,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继续炖40分钟;
8、汤汁收至约还剩余1/3左右,排骨8-9成熟时,放入煎好的粽子,翻拌一下,让粽子完全上汤汁;
9、继续炖约10分钟,出锅后撒少许香葱叶点缀即可。
以上就是对吃粽子要注意什么以及哪些人不宜食用的介绍,大家现在应该都知道粽子怎么吃了吧,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食用粽子的方法。